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年终奖计算器 | RSS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分行业会计 > 工业会计

【工业真账】财务报表的编制

时间:2017-09-22 11:00:06  来源:  作者:

     目录:

      第一节:财务报表概述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第三节:利润表的编制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第五节: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专家点拨】


  第一节财务报表概述

  工业企业的财务报表是企业会计核算工作的结果,也是企业向外界提供会计信息的主要手段。企业的生产经营是持续的,是连续不断的循环往复过程。
  但是,企业里的工人要定期拿到工资维持生活,税务局要定期收取一定的税收。
  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外部的报表使用者,通过阅读和分析财务报表,可以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分析资金的使用情况,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和预测企业的经营前景。

  一、财务报表的类别

  工业企业的财务报表,其种类、格式、编制方法和报送日期、报送对象等,都由财政部作统一规定。
  工业企业财务报表,按照编制时期可分为月度、季度、半年度和年度报表。
  根据现行会计制度规定,工业企业应编制的财务报表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相关的附表。
  除了这些财务报表外,企业还可以根据内部管理的需要,自行规定编制其他财务报表。
  如果企业对外投资,在被投单位有控制权的,在编制年度财务报表时,还应编制合并财务报表。

  二、财务报表的作用

  编制和分析财务报袁,是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财务报表上所提供的各项经济指标,可以起到如下作用:
  (1).银行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平衡;以及考核企业遵守信贷纪律的状况,从而研究企业正常流动资金的需用量,确定信贷资金的投放和收回。
  (2).企业的管理部门可以利用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据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取措施,挖掘潜力,加强领导,改善企业经营管理,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3).财税部门可以利用财务报表,考核、检查企业财务收支是否按照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制度办事;是否及时、足额地完成了税金的上交任务;并可以检查企业是否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发生等。
  (4).国家经济领导部门可以利用财务报表,了解各部门、各地区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对国民经济进行综合平衡、全面规划、统筹安排,从而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三、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

  工业企业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是一项严肃的工作,应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编报月、季、半年、年度财务报表,并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一)真实可靠

  会计首先是一个信息系统,如实反映企业的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是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要求。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主要是满足不同的使用者对信息资料的要求,便于使用者根据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作出决策。因此,财务报表所提供的数据必须做到真实可靠。如果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不真实可靠,反而会由于错误的信息,导致报表的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作出相反的结论,导致其决策失误。

  (二)便于理解

  可理解性是指财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可以为使用者所理解。企业对外提供的财务报表是为广大阅读者使用,以提供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财务信息资料,为投资者、债权人以及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提供决策所需的经济信息的,因此,编制的财务报表应清晰易懂。如果提供的财务报表晦涩难懂,不可理解,使用者就不能作出可靠的判断,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也毫无用处。当然,财务报表的这一要求是建立在财务报表使用者具有一定阅读财务报表能力的基础之上的。

  (三)全面完整

  财务报表应当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貌。财务报表只有全面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提供完整的会计信息资料,才能满足各方面对财务信息资料的需要。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全面完整,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应该按照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进行填列,凡是国家要求提供的财务报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编报,不得漏编漏报。企业某些重要的会计事项,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四)相关可比

  相关可比是指财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必须与使用者的决策需要相关联并具有可比性。如果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资料能够使使用者了解过去、现在或对未来事项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并为使用者提供有关的可比信息,则可认为财务报表提供的财务信息相关可比。

  (五)编报及时

  信息的特征是具有时效性。财务报表只有及时编制和报送,才能有利于财务报表的使用者使用。否则,即使最真实可靠完整的财务报表,由于编、报送不及时,对于报表的使用者来说,也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四、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要求

  会计人员在列报财务报表时,应按以下要求列报:
  (1) .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但下列情况除外:
  a.会计准则要求改变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
  b.企业经营业务的性质发生重大变化后,变更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
  (2).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但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
  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
  重要性,是指财务报表某项目的省略或错报会影响使用者据此作出经济决策的,该项目具有重要性。重要性应当根据企业所处环境,从项目的性质和金额大小两方面予以判断。
  (3).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的金额、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但其他会计准则另有规定的除外。
  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
  非日常活动产生的损益,以收入扣减费用后的净额列示,不属于抵销。

  五、财务报表的编制依据

  财务报表的编制,应以各总分类账户和所属明细分类账户的数额填列。但在某些项目中还应结合以前时期(或上年)的报表、统计表等有关资料填列。具体有以下五种编制依据。

  (一)根据某个总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

  如:资产负债表中的无形资产和应付票据等不少项目以及利润表中的各个项目,都是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填列的;

  (二)根据几个总账账户余额结合填列的

  如:资产负债表中的“货币资金”、“存货”等项目就需要根据总账中几个有关账户的期末余额相加填列。

  (三)根据某个明细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的

  如;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以及利润分配表中的内容,都是根据其明

  细账账户余额直接填列。

  (四)根据总账账户和明细账账户的余额结合填列的

     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项目,需要按实际成本反映。对采用材料按计划成本核算的企业,应当将材料账户的余额,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所属各类材料明细账户的余额,调整为实际成本后填列。

  (五)根据以前时期财务报表资料填列

  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年初栏,就要根据上年度报表中的有关资料填列。

  六、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会计人员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时,一般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因素分析法

  这是把影响某一指标数值的有关因素进行分解,逐个测定它们的变动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分析的途径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根据分析的指标,确定影响该指标的诸因素,该指标和诸因素的基数及实际数。
  (2).将该指标的实际数与基数进行比较,求出实际数偏离基数的差异,即分析的对象。
  (3).进行连环顺序替代。即按照一定的顺序,依次以各个因素的实际值替换该因素的基数,每次替代一个因素。每次替代后,该因素的实际值便保留下来,直到全部替代完毕。
  (4).比较替代结果。每次替代后,计算由于该因素的变动对指标的影响,即替代前后指标的变动。
  (5).汇总影响数值,分析影响程度,将因素的影响数值相加,其代数和应同刻指标的总差异相等,并可以分析各因素对指标总差异的影响程度的大小。

  (二)对比分析法

  对比分析法又称为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关的经济指标,进行数量上的对比,从而得出结果,说明差异的性质和程度。这种方法在会计分析中运用最为广泛。在进行指标对比时,可以有三种形式供选择。

  采用对比分析法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本期实际数与计划数或定额数进行对比,考察某项指标的计划或定额完成情况。
  (2).本期实际数与上期实际数或上年同期实际数或历史最好水平进行对比,考察某项指标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趋势,探索其变化规律。
  (3).本期实际数与国内或国外先进水平进行对比,找出差距,寻求赶超先进的措施和办法。
  运用对比分析法进行会计报表分析时,应注意两个问题。其一,各项指标的可比性。即要求用来对比分析的指标内容范围相同,计价标准一致,时间单位和计算方法一致。为了使各对比的指标具有可比性,在分析时可将有关指标作必要的调整换算。其二,各项指标的真实性与合理性。避免用真实的指标与虚假的指标对比,或者用虚假的指标与虚假的指标对比,从而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三)比率分析法

  财务报表比率分析法是指通过计算、比较各项经济指标的比率,来确定相对数差异的一种方法。它可以把不同条件下的不可比指标转变为可以比较的指标,从而使分析效果更为客观实际。
  采用比率分析法时,会计人员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将同一张会计报表中的两项经济指标进行对比。
  (2).将不同的会计报表中不同项目的数据进行比较。
  (3).相关比率分析:是两个相关的经济指标相互的比较,用以反映两个相互关联的指标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
  (4).结构比率分析;是某项经济指标内部各构成部分的数与总体数值之间的比率,说明局部和整体之间的比例关系。
  利用结构比率及其变化,往往可以发现某项指标的变化及结构变化之间的联系,从而确定影响该项指标的主要因素。
  (5).趋势比率分析法:是将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的数值进行比较,求出比率,以观察和判断企业经营状况的发展趋势。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期财务状况的报表。它是根据资产总额等于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平衡等式为基础编制的。其主要用途在于:利用资产负债表,有助于分析企业各项资金占用和资金来源的变动情况,检查各项资金的取得和运用的合理性,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优劣。

  一、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资产负债表,采取资产总额和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相平衡对照的结构。

     即: 

  表式分为左右两方,左方为资产方,由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两部分组成;右方为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方,由流动负债、非流动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组成。资产负偾表的格式如表9-1所示。


 

  二、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金额栏分为“期末余额”和“年初余额”两栏。其中,“年初余额”栏各项目应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的“期末余额”栏的金额编制,如果资产负债表中的项目名称、内容有变化,则应根据规定对上一年年末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的内容、金额进行诃整,按照调整后的金额填人当年资产负债表的“年初余额”栏。“期末余额”栏的编制方法可分为以下五种。

  (一)直接根据总账余额编制

  直接根据总账余额编制,即直接将总账中的余额填列进资产负债表的相关项目,例如“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短期借款”、“应付职工薪酬”、“实收资本”等项目,应当采用直接填列的方法,直接根据相关账广的余额编制。

  (二)根据若干总账余额计算编制

  根据若干总账余额计算填列,即为集中反映某类会计信息,将分散在若干账户中的数据加总后填列在资产负债表的一个项目中,例如,“货币资金”项目,应当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账户的余额合计编制。

  (三)根据总账所属明细账的余额方向分析编制

     根据总账所属明细账的余额方向分析填列,即为了更准确地报告企业的财务状况,对具有双重性质内容的总账内容进行分析,根据所属明细账的余额方向确定具体内容的性质,并分别编制。例如,“应付账款”、“预付账款”项目,应当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总账的明细账户余额方向分析填列,将其中具有贷方余额的明细账余额加计起来填列在“应付账款”项目中;而将其中具有借方余额的明细账余额加计起来填列在“预付账款”项目中。

  (四)根据账户余额内容分析编制

  根据账户余额内容分析填列,即为了更准确地反映资产、负债的流动性,对相关非流动资产、非流动负债账户的余额进行分析,将其中符合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的部分分离出来单独报告。例如,“长期借款”、“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项目就需要根据“长期借款”等账户的余额内容分析填列,将“长期借款”账户余额中将要在1年内到期的部分剔除后的金额填列在“长期借款”项目中,而将1年内将要到期的部分汇同其他非流动负债中将要在1年内到期的部分填列在“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中。

  (五)根据有关资产账户及其减值账户余额抵销后的净额编制
     根据有关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减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如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等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长期股权投资”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等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固定资产”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账户期束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无形资产”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

  账户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三、资产负债表的表内项目及其填列方法

  资产负债表表内项目及其填列方法如下。

  (一)货币资金

  货币资金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状态的经营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货币资金”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处于货币状态的资金数

  额,该项目应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期末余额的合计金额填列。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以及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反映其期末公允价值,该项目应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填列。

  (三)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应收票据”项目反映其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应收票据”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相应的准备后的差额填列。

  (四)应收账款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应收账款”项目反映其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账户分析填列,将其中期末为借方余额的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加总起来,再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相应的准备,按照相减后的差额填列。

  (五)预付款项

  预付款项是指企业按照合同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项目应反映其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预付账款”、“应付账款”账户分析填列,将其中期末为借方余额的明细账的借方余额加总起来,再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相应的准备,按照相减后的差额填列。

  (六)应收股利

  应收股利是指企业应收取的现金股利和应收取的其他单位分配的利润。
  “应收股利”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收到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该项目应根据“应收股利”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七)应收利息

  应收利息是指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应收股利”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收回的利息,但不包括

  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持有期间应收取的利息,这部分利息包括在“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中。该项目应根据“应收股利”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八)其他应收款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除存出保证金、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以及长期应收款等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或暂付款项。“其他应收款”项目反映企韭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其他成收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相应的准备后的差额填列。

  (九)存货

  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括动过程中持有的已备出售的产成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于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耗用的材料、物资等,包括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等。“存货”项目反映其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在途物资”或“材料采购”、“原材料”、“生产成本”、“库存商品”、“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和“周转材料”等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与“存货跌价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后的差额填列。
  在计算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时,如果原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应加(或减)“材料成本差异”的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如果库存商品采用售价金额核算,还应减去“商品进销差价”账户的贷方余额。

  (十)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

  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是指非流动资产中将要在1年内到期的部分。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项目应根据各非流动资产账户的内容分析填列,将其中1年内到期的部分单独填列在该项目中。如“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中将要在1年内到期收回的部分,即应从“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中扣除,填列在本项目中。

  (十一)其他流动资产

  其他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列入以上项目,但性质又属于流动资产的其他资产。

  (十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

  资产,以及除下列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
  (1).贷款和应收款项。
  (2).持有至到期投资。
  (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项目反映其期末公允价值,该项目应根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十三)持有至到期投资

  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收回金额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反映其期末净额,该项目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的期末余额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的余额的差额填列。

  (十四)长期应收款

  长期应收款,是指因融资租赁而产生的应收款项,以及采用递延方式、实际上具融资性质的分期收款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产生的应收款项。“长期应收款”项目反映其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长期应收款”账户期末余额与“坏账准备”账户中相应的准备的差额填列。

  (十五)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包括以下内容:
  (1).投资企业能够对被投资企业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的投资。
  (2).投资企业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的投资。
  (3).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的投资。
  (4).投资企业持有的对被投资企业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项目反映其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长期股权投资”账户期末余额与“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

  (十六)投资性房地产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企业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者两者兼有而持有的减除“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十七)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的有形资产。“固定资产”项目反映其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后的差额填列。

  (十八)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是指企业尚未达到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在建工程”项目反映其期束净额,该项目应根据“在建工程”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在建工程减值准备”
  账户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

  (十九)工程物资

  工程物资,是指企业为在建工程准备的各种物资。“工程物资”项目反映其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工程物资”账户的期末余额与“工程物资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

  (二十)固定资产清理

  “固定资产清理”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清理完毕的固定资产的净损失,该项目应根据“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二十一)生产性生物资产

  生产性生物资产,是指农业企业为生产出农产品、提供劳务或者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资产。“生产性生物资产”项目反映其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生产性生物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减去“生产性资产累计折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减值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后的差额填列。

  (二十二)油气资产

  油气资产,是指石油天然气开采企业所拥有的矿区权益和汽油井以及相关设施。“油气资产”项目反映其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油气资产”账户期末余

  额减去“累计折耗”和“油气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的差额填列。

  (二十三)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无形资产”项目反映其期末净额,该项目应根据“无形资产”账户期末余额减去“累计摊销”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账户期末余额后的差额填列。

  (二十四)开发支出

  开发支出,是指企业自行开发无形资产发生的研发支出中满足资本化条件的部分。该项目应根据“研发费用”账户期末余额填列。

  (二十五)商誉

  商誉,是指企业合并过程中,购买方的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方可辨认资产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该项目根据“商誉”账户的余额减去“商誉减值准备”账户的余额后的差额填列。

  (二十六)长期待摊费用

  长期待摊费用,是指企业已经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负担、摊销期在1年以上的各项费用。“长期待摊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摊销完毕的长期待摊费用,该项目应根据“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二十七)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指企业采用债务法核算时,时间性差异的预计纳税影响作为预付未来税款的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反映期末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该项目应根据“递延所得税”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二十八)其他非流动资产

  其他非流动资产,是指不能列入以上项目,但性质又属于非流动资产的其他资产,如公益性生物资产等。

  (二十九)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人的期限在1年以下(含1年)的各种借款。“短期借款”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偿还的短期借款金额,该项目直接根据“短期借款”账户期末余额填列。

  (三十)交易性金融负债

  交易性金融负债,是指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

  包括企业所承担的以交易为目的的金融负债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交易性金融负债”项目反映其期末公允价值,该项目应依据“交易性金融负债”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三十一)应付票据

  应付票据,是指企业因购买商品、接受劳务等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应付票据’,项目反映其期末尚未偿付的商业汇票的票面金额,该项目应根据“应付票据”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三十二)应付账款

  应付账款,是指企业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应付账款”项目反映其期末尚未支付的余额,该项目应根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账户分析填列,将其中期末为贷方余额的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加总,按照加总后的合计金额填列。

  (三十三)顸收款项

  预收款项,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收的款项,该项负债需要用合同中约定的商品或者劳务偿付。“预收款项”项目应反映其期末尚未偿付的预收账款的余额,该项目应根据“预收账款”、“应收账款”账户分析填列,将其中期末为贷方余额的明细账的贷方余额加总,按照加总后的合计金额填列。

  (三十四)应付职工薪酬

  应付职工薪酬,是指企业按照有关规定应支付给职工的各种薪酬以及相关支出,“应付职工薪酬”项目反映期末企业应付未付的金额,该项目应根据“应付职工薪酬”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三十五)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按照税法等的规定计算应交纳的各种税金和费用。“应交税费”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交纳的税费(或企业期末多交或尚未抵扣的税费),该项目根据“应交税费”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当账户为贷方余额时,直接按照其贷方余额填列;如果为借方余额,则以负数金额填列。

  (三十六)应付利息

  应付利息,是指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应付利息”项目反映企

  业期末应付未付的利息,该项目根据“应付利息”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三十七)应付股利

  应付股利,是指企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润。“应付股利”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应付未付的现金股利或利润,该项目根据“应付股利”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三十八)其他应村款

  其他应付款,是指企业除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应交税费、长期应付款等以外的其他各项应付、暂收款项。
  “其他应付款”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应付未付的金额,该项目应根据“其他应付款”
  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三十九)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1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是指企业的非流动负债中将要在1年内到期的部分。“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项目反映其期末余额,该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以及“长期应付款”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将各非流动负债项目中将在1年内到期的部分合计于该项目中。

  (四十)其他流动负债

  其他流动负债,是指不能列入以上项目,但性质又属于流动负债的其他负债。

  (四十一)长期借款

  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1年以上(不含1年)的各项借款。“长期借款”项目反映企业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该项目应根据“长期借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剔除其中将要在1年内到期的部分。

  (四十二)应付债券

  应付债券,是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偿还期在1年以上的债券。
  “应付债券”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偿还的长期债券的摊余成本,该项目应根据“应付债券”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剔除其中将要在1年内到期的部分。

  (四十三)长期应付款

  长期应付款,是指企业除长期借款、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包括应付融资租人固定资产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入固定资产等发生的应付款项。“长期应付款”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应付未付的长期应付款,该项目应根据“长期应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剔除其中将要在1年内到期的部分。

  (四十四)专项应付款

  专项应付款,是指企业取得政府作为企业所有者投入的具有专门或者特定用途的款项。“专项应付款”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尚未转销的专项应付款金额,该项目应根据“专项应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四十五)预计负债

  预计负债,是指企业由于对外提供担保、未决诉讼、产品质量担保等而确认的很可能产生的负债。“预计负债”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已确认但尚未支付的金额,该项目应根据“预计负债”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四十六)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是指企业采用债务法核算时,时间性差异的预计纳税影响作为未来应付税款的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项目反映期末企业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的金额,该项目应根据“递延所得税负债”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四十七)其他非流动负债

  其他非流动负债,是指不能列入以上项目,但性质又属于非流动负债的其他负债。

  (四十八)实收资本(或股本)

  实收资本,是指企业实际收到的投资者或股东所缴付的注册资本,股份制企业称之为股本。“实收资本”或“股本”项目反映企业期末实际收到的资本或股本的总额,该项目应根据“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四十九)资本公积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的所有权归属投资者,但又不构成实收资本或股本的那部分资本或资产。“资本公积”项目反映其期末余额,该项目应根据“资本公积”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五十)库存股

  库存股,是指企业收购、转让或者注销的本公司的股份。“库存股”项目反映其期末余额,该项目应根据“库存股”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

  (五十一)盈余公积

  盈余公积,是指企业从税后利润中提取形成的积累。“盈余公积”项目反映其期末余额,该项目应根据“盈余公积”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五十二)未分配利润

  未分配利润,是指企业尚未设定用途、将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税后净利润。
  “未分配利润”项目反映其期末余额,该项目应根据“利润分配”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

  第三节利润表的编制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润实现情况的会计报表。其主要用途在于:反映企业某个时期的业务经营状况,揭示该企业取得利润的能力和经营趋势。

  一、利润表的格式

  利润表的格式如表9-2所示。

 


     二、利润表的编制步骤

  利润表的编制程序分为以下三步:
  第一步: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加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减去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损失,计算出营业利润。
  第二步: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计算出利润总额。
  第三步: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计算出净利润(或净亏损)。
  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已公开交易的企业,以及正处于公开发行普通股或潜在普通股过程中的企业,还应当在利润表中列示每股收益信息。

     三、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利润表各项目均需填列“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

  在编制中期利润表时,“本期金额”栏应分为“本期金额”和“年初至本期末累计发生额”两栏,分别填列各项目本中期(月、季或半年)各项目实际发生额,以及自年初起至本中期(月、季或半年)末止的累计实际发生额。“上期金额”栏应分为“上年可比本中期末金额”和“上年初至可比本中期累计发生额”两栏,应根据上年可比中期利润表“本期金额”下对应的两栏数字分别填列。上年度利润表与本年度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一致的,应对上年度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数字按本年度的规定进行调整。年终结账时,出于全年的收入和支出已全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并且通过收支对比结出本年净利润的数额。因此,应将年度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数字,与“本年利润”账户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账户的数字相核对,检查账簿记录和报表编制的正确性。
  利润表“本期金额”、“上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除“每股收益”项目外,应当按照相关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本期金额”栏的填列方法可分为以下四种:
  (1).直接根据损益类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填列,如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项目,即可直接根据相应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填列。
  (2).根据有关损益类账户期末结转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如营业收入项目需要根据“主营业务收入”与“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期末结转“本年利润”
  账户的合计金额填列。
  (3).根据表内项目计算填列,如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等项目,就需要根据表内项目计算填列。
  (4).根据有关资料填列,例如,基本每股收益、稀释每股收益等,就需要根据当期净利润和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等计算填列。

  四、利润表的表内项目及其填列方法

  (一)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当期确认的营业收入金额,该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收入”账户和“其他业务收入”账户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之和填列。

  (二)营业成本

  “营业成本”项目反映企业当期确认的营业成本金额,该项目应根据“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和“其他业务成本”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之和填列。

  (三)营业税金及附加

  “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当期确认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的金额,该项目应根据“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填列。

  (四)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当期确认的销售费用的金额,该项目应根据“销售费用”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填列。

  (五)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当期确认的管理费用的金额,该项目应根据“管理费用”账户期束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填列。

  (六)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当期确认的财务费用(或收益)净额,该项目应根据“财务费用”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填列,如果是收益则以“一”
  号填列。

  (七)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损失”项目反映企业当期因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而确认的损失金额,该项目应根据“资产减值损失”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填列。

  (八)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当期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或净损失),该项目应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填列,如为净损失则以“一”号填列。

  (九)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当期确认的净投资收益(或净损失),该项目应根据“投资收益”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填列,如为净损失则以“一’'号填列。

  (十)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收入”项目反映企业当期确认的金额,该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收入”

  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填列。

  (十一)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支出”项目反映企业当期确认的金额,该项目应根据“营业外支出”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填列。其中,非流动资产处置净损失(或收益)应根据相应的明细账余额单独列示,如果为净收益则以“一”号填列。

  (十二)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利润。如为亏损,以“一”号填列。

  (十三)所得税费用

  “所得税费用”项目反映企业当期确认的所得税费用金额,该项目应根据“所得税费用”账户期末转入“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填列。

  (十四)净利润

  “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实现的净利润。如为亏损,以“一”号填列。

  (十五)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分为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企业应当按照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利润,除以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基本每股收益;当企业存在稀释性潜在普通股的,应当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和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并据以计算稀释每殷收益。

  第四节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收支影响的会计报表。它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有关现金流人量和流出量的全部信息资料,以便有关方面了解、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和支付现金的能力,从而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管理者提供信息。

  一、现金流量表的构成

  我国的现金流量表由正表和补充资料两部分构成

  (一)正表的内容

  正表有五项内容,如下: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3).筹集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4).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5).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其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是按其直接法编制的。

  (二)补充资料的内容

  补充资料有三项内容,如下;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也就是说,要在补充资料中采用间接法报告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信息。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三)现金流量表的格式

  现金流量表的格式如表9-3所示。

  正表第一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补充资料第一项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当核对相符。正表中的数字是流人与流出的差额,补充资料中的数字是期末数与期初数的差额,计算依据不同,但结果应当一致,两者应当核对相符。在我国现金流量表的列报,通常要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表在主表中采用直接法列报,在补充资料中采用间接法列报,以便使主表资料与补充资料互相核对,提供可靠的会计信息。 

  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不同于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企业的账户体系一般是按照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设立,填表时可根据账户的期末余额或发生额直接填列,或经过分析后计算填列,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现金流量表项目一般无法从账户中直接得到相关数据,必须借助一定的方法进行计算后填列。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企业可以采用工作底稿法,也可以采用T形账户法,还可以根据有关账户记录分析填列。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现金流量表》推荐采用工作底稿法和T形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一)工作底稿法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量表,就是以工作底稿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  量表。在直接法下,工作底稿纵向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资产负债表项目,其中又分为借方项目和贷方项目两部分;第二段是利润表项目;第三段是现金流量表项目。工作底稿横向分为五栏;第一栏是项目栏,填列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各项目名称;第二栏是期初数,该栏日用于列示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初数,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无需填列此栏;第三栏填列调整分录借方栏,用于登记调整分录的借方金额栏;第四栏调整分录贷方栏,用于登记调整分录的贷方余额栏;第五栏是期末数,在该栏中,资产负债表项目根据期末数填列,利润表项目根据本期发生额填列现金流量表项目根据调整分录计算填列;同时该部分也是编制正式现金流量表的素材。
  采用工作底稿法编制现金流表的程序是:
  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的期初数和期末数过人工作底稿的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将利润表的本期金额过人工作底稿的期末数栏。
  第二步,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调整分录时,要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从“主营业务收入”开始,结合资产负债表项目逐一进行分析。调整分录大体有这样几类:第一类涉及利润表中的收入、成本和费用项目以及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通过调整,将权责发生制下的收入费用转换为现金基础;第二类是涉及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筹资项目,反映投资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第三类是涉及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中的投资和筹资项目,目的是将利润表中有关投资和筹资方面的收入和费用列入现金流量表投资、筹资现金流量中去。此外,还有一些调整分录并不涉及现金收支,只是为了核对资产负债表项目的期末期初变动。
  在调整分录中,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事项,并不直接借记或贷记现金,而是分别计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项目,借方表示现金流A,贷方表示现金流出。
  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中的调整分录借方栏和贷方栏。
  第四步,核对调整分录,借贷合计应当相等,资产负债表项目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以后,应当等于期末数;利润表栏目中,收入类的贷方调整数与费用、成本类的借方调整数,应与期末栏中的期末发生数相符。

  第五步,根据工作底稿中的现金流量表项目的期末数,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二)T彤账户法

  采用T形账户法,就是以T形账户为手段,以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数据为基础,对每一项目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从而编制出现金流量表。
  采用T形账户法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程序如下:

  第一步,为所有的非现金项目(包括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项目)分别开设T形账户,并将各自的期末期初变动数按原借贷方向过人各账户中。

  第二步,开设一个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形账户,每边分为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三个部分,借方登记现金流入,贷方登记现金流出;借方余额表示现金流量净增余额,贷方余额表示现金流量净减少额。与其他账户一样,过人期末期初变动数。

  第三步,以利润表项目为基础,结合资产负债表的变动及有关账户的详细资料-分析每一个非现金项目的增减变动,并据此编制调整分录。

  第四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各T形账户,并进行核对。待全部调整分录过账完毕,各账户的借贷金额应保持平衡,即各账户过入的借贷发生额之差与最初过人的期束期初变动数相一致。

  第五步,根据大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形账户的记录,编制正式的现金流量表。

  三、现金流量表正表的填列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表有关项目的填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金(含销售收入和应向购买者收取的增值税额),包括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以及前期销售商品、前期提供劳务本期收到的现金和本期预收的账款,减去本期退回本期销售的商品和前期销售本期退回的商品支付的现金。企业销售材料和代购代销业务收到的现金,也在本项目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2.收到税费返还

  该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各项税费,如收到的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所得税、教育费附加返还等。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3.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目外,收到的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如罚款收入、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等。其他现金流入如价值较大的t应单列项目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该项目包括企业当期购买材料、商品、接受劳务而支付的现金(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支付的前期购买材料、商品、接受劳务的应付款项以及本期预付的现金等。本期发生的购货退回收到的现金应从本项目内减出。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本期企业以现金方式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和为职工支付的其他费用。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包括工资、奖金以及各种补贴等;为职工支付的其他费用包括交纳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基金商业保险金等。不包括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各项费用和支付给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等。企业支付给离退休人员的各项费用,包括支付的统筹退休金以及末参加统筹的退休人员的费用,在“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在建工程人员的工资及资金等应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需要注意的是,企业为职工支付的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险福利费用等,应按职工的工作性质和服务对象.分别在本项目和在“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6.支付的各项税费

  该项目反映企业规定于当期实际支付的各项税费,包括本期发生并支付的税费,以及本期支付以前各期发生的税费和预交的税费,如支付的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预交的营业税等。不包括计人固定资产价值、实际支付的耕地占用税等。本期退回的税费在“收到的税费返还”
  项目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7.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罚款支出、支付的差旅费和业务招待费、支付的保险费等。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如价值较大的,应单列项目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有关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项目的编制

     1.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而收到的现金,以及收回长期债券投资本金雨收到的现金。不包括长期债权投资收回的利息,以及收回的非现金资产。本项目可以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2.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企业因股权性投资和债权投资而取得的现金股利,从予公司、联营企业和合营企业分回利润收到的现金,以及因债权性投资而取得的现金利息收入。股票股利不在该项目中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应收股利”、“应收利息”、“投资收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该项目反映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减去为出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的固定资产等长期资产报废、毁损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也在该项目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固定资产清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4.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外,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人如价值较大的应单列项目反映。本企业可以根据有关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该项目反映企业为购买、建造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不包括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的部分,以及融资租人固定资产支付的租赁费。借款利息资本化部分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赁费,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中单独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6.投资支付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企业进行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包括企业取得的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短期股票投资、短期债券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券投资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用。
  企业在购买股票和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在投资活动的“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收回购买股票和债券时,所支付的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的利息,在“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7.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企业除了上述各项目以外,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其他现金流出如价值较大的,应单列项目反映。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有关项目的填列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企业收到的投资者投入的现金,包括以发行股票、债券方式筹集资金实际收到款项净额(发行收入减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以发行股票、债券方式筹集资金而由企业直接支付的审计、咨询等费用,在“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2.借款收到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企业举借各种短期、长期借款所收到的现金。本项目可以根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债券”、“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3.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收到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其他现金流人如价值较大的,应单列项目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有关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4.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该项目反映企业以现金偿还债务的企业,包括偿还金融企业的借款本金、偿还企业到期的债券本金等。企业偿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中反映,不包括在该项目中。本项目可以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外收入”等账户的记录分析填列。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

  该项目反映企业外币现金流量及境外子企业的现金流量折算为人民币时,所采用的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平均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与“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额”中外币现金净增加额按期末汇率折算的人民币金额之间的差额。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该项目反映企业本期现金的净增加或净减少,是上述三类现金流量净额与汇率变动对现金影响额的合计数。

【专家点拨】

  会计人员在编制财务报表时,还应注意把握以下几项内容一、了解财务报表的评价标准
  对一个企业财务报表进行评价时,其评价标准一般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企业过去的绩效

  将当期所分析的数据同前期按同样方法所求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评价企业某方面情况的变化趋势,有时还可据以预测未来。但采用这种评价标准,将现在的数据与过去数据相比较,仍然缺少一个评价的绝对基础。例如,去年的利润额为销售收入的4%,今年为5%,这种比较虽然能够显示企业获利情况得到改善这一事实,但并不能说明今年的5%是理想的或适当的,因为可能有证据证明这一比例应该能够达到更高的水平(如8%)。因此,仅有企业过去的绩效这种标准,在很多情况下还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

  (二)同行业先进(或平均)水平

  将企业的某方面数据与同行业平均水平或某种预定的标准进行比较,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现状。例如,某公司本期销售收入下降8%,而其他同类型企业的销售收入平均下降15%,这种比较表明该公司的绩效是有利而不是不利的,它意味着该公司在同行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避免了大的损失。

  二、分析财务报表注意事项

  (一)明确报表使用者的要求

  会计报表的使用者,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外部有关方面,都有自己特定的目的,他们都希望从报表中获取对决策有用的信息。会计报表的分析资料,有的是可以通用的,有的则只适用于特定的使用者。例如,企业的所有者与债权人、短期债权人与长期债权人等与企业的利益关系不同,他们对会计报表信息关心的侧重点也不相同。一般来说,企业的所有者较为关心企业的经营成果、获利能力及其变动趋势;企业的债权人更为关心企业的偿债能力。短期债权人重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债权人则关注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报表信息的作用,报表分析人员应当深入了解报丧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尽可能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

  (二)搜集必要的分析材料

  会计报表分析的基本依据当然是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但是,为了正确评价企业的经营成果与财务状况,满足报表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报表分析人员应该尽可能搜集其他有关资料。资料的来源渠道不外乎企业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
  取得这些分析资料的难易程度主要取决于报表使用者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外界有关方面。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的报表分析,很容易取得深入分析所需要的资料。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等外部使用者服务的报表分析,则比较难以取得公开的会计报表之外的其他资料。但对于股票公开上市的公司来说,报表分析者还可以从证券交易管理机构取得有关资料,此外,某些经济新闻媒介的有关信息也可以作为报表分析的参考依据。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在银行考虑向企业贷款时,可以要求企业提供较公开的会计报表更为详细的资料。在一些西方国家,企业的债权人还可以从某些征信机构取得各种财务信息。

  (三)确定适当的评价标准

  不论采用什么方法进行报表分析,都必须确定某种评价标准,以判断报表分析所揭示的关系是否对报表使用者有利。

  (四)选择正确的分析方法

  会计报表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各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用途。这就要求在明确报表使用者的目的这一前提条件下,根据需要和可能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关于各种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将在后面讲述。

  三、分析资产负债表注意事项

  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包括资产、负债的结构分析,资金运用分析,资金来源分析和企业偿债能力分析。
  资产负债表分析就是根据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运用专门的方法,揭示企业经营活动中资金来源构成和运用的合理性,评价企业的获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预测企业的发展趋势。通过资产负债表的分析,能够了解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概貌,发现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因此资产负债表分析对于加强生产经营活动的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说来,资产负债表分析具有下列功能:

  (1).资产负债表分析将揭示企业的资产分布和结构。

  (2).资产负债表分析将评价企业的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

  (3).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将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4).资产负债表分析还可以反映和评价企业的财务能力,所谓企业的财务能力即企业融资能力。

  (5).资产负债表分析还可以预测企业将来的财务状况。通过连续若干期的报告资料的比较分析,从企业资本结构和负债的变动中,预测企业财务状况的发展趋势。

  四、编制和分析现金流量表注意事项

  (一)编制现金流量表注意事项

  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编制时,会计人员应了解以下事项。

  1.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入和支出的主要类别直接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也即在表中分别反映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从不同渠道形成的现金流人量和流出量。在直接法下,一般是以利润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调节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主表部分就是采用直接法列报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采用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便于分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前景。

  2.间接法

  间接法是以净利润为基础,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项目以及其他有关项目,剔除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据以确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由于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并且包括了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相关的收益和费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实际上就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定的净利润调整为现金净流入,并剔除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补充资料部分就是采用间接法列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二)分析现金流量表之前的准备工作

  在分析现金流量表之前,会计人员应做好以下工作。

  1.收集资料、审查资料

  分析企业的现金流量表,除了收集本期的现金流量表及有关的其他报表资料,如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报表附注、财务状况说明书外,还应当收集历年的现金流量表及其他有关报表资料,以便通过不同时期报表资料的对比分析,掌握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情况及趋势。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还应注意审查资料的客观真实性,以确保分析结论的可靠性。

  2.加工整理、计算分析

  对收集的各类报表资料,报表使用者应根据自己的需要加以分类、整理,并运用各种专门的方法对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进行计算分析,以深入考察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了解其内在原因,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问题。

  3.解释说明

  在计算得出各类指标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分析计算的结果。通过同一指标。在同行业中不同企业之间以及在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比较与综合分析,可以充分揭示企业的财务状况,并为报表使用者的科学决策提供充分的、准确的信息。

  (三)对现金流量袁分析的要求

  会计人员对现金流量表分析时,要符合以下要求:

  (1).财务报表使用者在全面评价企业现金流量信息的基础上,应选择特定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就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而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项目一般较多,在进行分析时,可根据主要目的和特定的需要进行重点分析。例如,主要分析经营活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项目和“购买商品或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的变化趋势。同理,在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中,则可重点分析“净利润”的质量。

  (2).企业对外公布的现金流量表是一种年度报告,它揭示的历史现金流量信息,与企业未来交易与事项、未来现金流量并非存在必然的联系,过去的现金流量信息不一定能成为未来现金流量的参照,因此,在进行现金流量表分析时,应着重分析近几年来现金流入、现金流出及其余额的变动趋势。

  (3).张单独的现金流量表不能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一切要求。现金流量表侧重于反映企业当期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如用它估算未来现金流量的前景,略显不足,因为它并不反映跨期的收支关系。许多当期的现金支出旨在获取未来期间而非当期的现金收入,因此,只有结合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加以分析,才能充分发挥现金流量表的作用,更好地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前景。

  (4).在分析现金流量表时应充分注意不影响当期现金流转的重大投资、筹资活动,如可转换债券到期转换成普通股等。这些活动对当期现金流转不产生影响,但对未来现金的流动影响较大,因此,在分析时应高度重视附表或附注揭示的信息,并对其未来现金流量的影响程度加以充分估量,据以正确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

来顶一下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推荐资讯
全国各地电子税务局网址
全国各地电子税务局网
电子税务局进项发票勾选认证抵扣操作流程
电子税务局进项发票勾
最新会计科目表及编码(执行新收入准则)
最新会计科目表及编码
房地产资管新规“三条红线”变五条
房地产资管新规“三条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