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共享中心真能在企业管理中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吗?它究竟共享了些什么呢?
一、何为财务共享中心
财务共享中心(Financial Shared Service Center,FSSC)是一种将企业集团内各分子公司中分散、重复的财务业务进行流程再造与标准化,并集中到一个独立的组织单元中进行统一处理的财务管理模式。它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应用信息技术等手段,实现财务工作的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和高效化,从而为企业集团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财务服务,降低运营成本,提升财务管理水平。
从其定义出发,我们来剖析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的初衷。
(一)人力成本优化
企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设立公司,每家公司均需配备财务人员。由于各公司业务差异及业务量大小不同,财务人员工作量与饱和度参差不齐。例如,A、B 两家企业各有 9 名财务人员,A 公司业务繁忙,人员超负荷工作,频繁加班;B 公司业务量少,人员工作不饱和。若将财务工作集中到财务共享中心,A 公司超负荷部分可由 B 公司不饱和人员分担,最终两家企业或许仅需 10名财务人员就能高效完成财务管理工作,同时还能减少中层财务管理者成本,从集团层面有效控制财务部人力成本。
(二)数据质量提升
各企业财务人员专业水平有别,导致财务数据质量良莠不齐。集团为确保汇总数据和报表准确,需投入大量时间复核审查。将业务集中后,可在共享中心建立统一标准和规范,集中开展人员培训,提升财务团队专业水平,保障财务数据质量,加快财务数据在部门内的传递速度。
(三)战略支持强化
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有利于企业战略规划与发展。对于新建、收购的子公司,它能迅速提供财务支持,将其纳入财务管理范畴,为业务发展和企业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财务共享中心建立的初衷无疑是良好的,无论从节约成本、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与效率,还是从企业战略支持角度,都应发挥重要作用,但实际情况果真如此吗?
二、财务共享中心实践中的问题
财务工作涵盖核算报表、税务管理、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预算管理、财务分析及预测等内容,财务共享中心可能集中处理上述全部或部分工作。不同企业在处理方式上存在差异,有些公司将所有财务工作纳入财务共享中心,中心可能设在集团总部,也可能按区域划分,如华北中心、华南中心、华东中心;有些公司将基础财务工作纳入共享中心,如核算报表、税务管理、资金管理、成本费用管理,而将预算与财务分析工作交由单独的财务 BP 岗位,下放至业务部门发挥支持作用;还有部分企业将基础财务工作仍下放至下属公司,共享中心负责审核以及预算管理、财务分析及预测工作,通过把控财务报表来控制和评估风险。
(一)人力成本难题
若将所有工作集中于财务共享中心,虽对财务工作标准化和规范化有益,但不一定能降低人力成本。若集团总部设在一线城市,财务共享中心也选址于此,一线城市较高的薪资水平,相较于原来分散各地的财务部,人力成本可能不降反升。而且,若岗位设置和分工不合理,财务内部协同效率低下,财务共享中心人员可能盲目无序增长,导致人力成本进一步攀升。
(二)沟通成本增加
财务工作诸多内容需与业务部门及其他部门沟通。财务共享中心的设立拉大了财务人员与分布各地的业务人员的距离,增加了沟通成本。尽管网络沟通便捷,但仍存在引发歧义、误解、信息差的因素,远不如当面沟通高效。此外,财务共享中心人员按工作内容分为核算组、资金组、税务组等,各组工作相对独立。若内部缺乏良好的信息交换和沟通机制,不同组财务人员可能就同一问题向下属公司询问,引发下属公司抵触情绪,浪费时间和精力。
(三)业财分离风险
财务共享中心集中财务工作,可能导致业财分离。中心人员相对封闭,难以真正了解下属公司业务情况,无法有效评估和把控风险。这种业财分离会使财务数据质量难以控制,同时让预算管理、财务分析和预测沦为形式化工作,无法发挥对业务的支撑作用。
(四)信息传递滞后
财务共享中心建设若缺乏完善系统支持,信息无法及时传递,也无法在各部门间顺畅流转。信息传递滞后会拖慢财务工作进度,降低工作效率。各部门信息差会增加沟通困难,产生管理漏洞,增加经营风险。系统建立前需整体规划,企业前期需投入大量时间和资金,后续还需根据业务发展考虑系统更新和维护,给企业带来一定负担。
(五)下属公司风险
若财务共享中心仅集中财务凭证和报表复核、预算管理、财务分析及预测工作,将基础核算工作放在下属公司,可能无法避免下属公司财务人员能力水平差导致的财务数据质量差问题,还可能存在财务人员帮助业务部门隐瞒经营问题的状况,导致风险不可控,违背财务共享中心建立初衷。
为调和集中过度和分散过度带来的问题,部分企业采用财务共享中心 + 财务 BP 的方式进行财务管控。财务共享中心集中财务所有工作,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同时为避免业财分离,设置财务 BP 岗位作为业财中间的桥梁。财务 BP 一方面将财务共享中心的要求传递给其他部门,给非财务人员灌输基本财务意识;另一方面将业务问题反映给财务部门,作为业务和财务两部门信息传递的“翻译官”,在辅助业务开展的同时进行财务风险管控。
(六)成本与效益问题
- 管理成本高:财务共享中心的管理成本较高,包括人员成本、系统维护成本等。如果企业未能有效控制这些成本,可能导致财务共享中心的经济效益不佳。
- 效益体现滞后:财务共享中心的建设和运营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效益。在短期内,企业可能面临成本增加而效益不明显的情况,这增加了企业的决策难度。
|